同飲一江水,共護母親河。近年來,廣東省主動擔當,推動市場化的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協同上下游共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2015年至今,廣東省分別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江西省、福建省簽署九洲江、東江、汀江-韓江等跨省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合計撥付跨省補償資金15.65億元。經與鄰?。ㄗ灾螀^)共同努力,2015年-2020年廣東各跨?。ㄗ灾螀^)流域考核斷面水質穩中向好,監測考核斷面均達到Ⅲ類水質標準。
找到跨?。ㄗ灾螀^)治水突破口
登上位于廣東湛江廉江市鶴地水庫渠首山上的青年亭,極目遠眺,只見鶴地水庫碧波蕩漾,水天一色,已成為當地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治水一定要從源頭做起,過去上游省份因為資金不足等原因,治理力度不夠,下游做得再好都沒用?!被叵肫?font face="Calibri">2015年前的跨省份治水窘態,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滿臉無奈。
由于處于江河下游地區,如何治理跨省份河流一度讓廣東“頭痛”。以九洲江為例,它發源于廣西玉林市陸川縣,經廣西博白縣流入廣東省廉江市。而九洲江兩?。ㄗ灾螀^)邊界上建有的鶴地水庫,一直是雷州半島灌溉和湛江市飲用水的重要來源。隨著流域人口增長及城鎮化發展,九洲江的水質一度降至劣Ⅴ類,嚴重威脅鶴地水庫水質安全。
如何協調廣東、廣西協力治水?2015年,國家發布《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鼓勵在具有重要生態功能、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受各種污染危害或威脅嚴重的典型流域開展試點。
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以地方補償為主、中央財政給予支持。具體來看,就是鼓勵受益地區與保護生態地區、流域下游與上游通過資金補償、對口協作、產業轉移、人才培訓、共建園區等方式建立橫向補償關系。
有了政策指引,廣東、廣西很快找到九洲江跨地區治理的突破口。隨后,雙方立即簽署兩輪《九洲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探索建立“成本共擔、效益共享、合作共治、雙向補償”機制?!皬V東主動提出進行橫向生態補償,體現了大局意識和擔當意識?!鄙鷳B環境部華南環科所專家指出。
實踐中,兩地加強合作交流,實行聯防聯控和流域共治,建立統一的決策協商、信息通報、聯合執法和預警應急機制,共同維護九洲江流域生態環境安全。
“兩?。ㄗ灾螀^)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并實行聯防聯控和流域共治,讓九洲江水質穩定向好成為可能?!睆V東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3條跨省份河流水質穩定達到Ⅲ類
跨省河流的實際治理情況如何?山角斷面是九洲江流域的監測考核斷面,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認定的結果顯示,2015年-2019年,山角斷面年均水質消除劣Ⅴ類,均達到Ⅲ類水質標準,水質情況穩中向好,且斷面月度達標率均實現事先約定的考核目標,據此廣東向廣西撥付合計5億元的流域補償資金。
事實上,不僅是九洲江流域兩地共治,廣東主動擔當作為,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先后與江西、福建簽訂東江流域、汀江-韓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根據協議內容,在達到協議水質目標考核要求的前提下,廣東每年度均需撥付1億元補償資金至各流域上游省份。
但能否拿到這筆補償資金有著嚴格的考核要求。例如,2020年廣西九洲江流域遭遇旱情,加之高溫天氣導致藍藻暴發,7月、8月山角斷面高錳酸鹽指數超標,月度水質達標率為83.3%,未達到2020年月度水質達標率為100%的目標要求。根據協議及實施方案,廣東按當年不達標月數的倍數平均扣減補償資金,撥付2020年度九洲江流域補償資金0.67億元。
在這一制度下,經過多方共同努力,2015年-2020年廣東各跨省份流域考核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在2020年,粵桂的九洲江山角斷面,粵贛的東江尋烏興寧電站斷面、定南水廟咀里斷面,以及粵閩的汀江等斷面,水質均達到Ⅲ類水質標準,并且各年度、月度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當然,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離不開國家配套資金的支持。以東江為例,2016年-2020年,廣東合計撥付5億元補償資金至江西,而中央資金也合計撥付11億元至江西用于東江流域水環境保護。
據了解,從2015年至今,廣東已合計撥付跨省份補償資金15.65億元。目前,各跨省份流域生態補償協議均已開展新一輪協議簽訂磋商工作。
探索省內生態補償機制
不僅跨省份河流需要協同治理,廣東省內跨市河流治理也面臨相似的問題。因此,生態補償制度為廣東治水探索提供了參考。
去年8月,廣東出臺《廣東省東江流域省內生態保護補償試點實施方案》。方案涉及廣州、深圳、韶關等7個地級以上市,東江流域下游惠州、東莞、深圳、廣州4市按照水資源使用量和地方財力等因素籌集資金,與省級財政資金出資共同作為生態補償資金,按照下游地市行政區域內流域面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數量等因素補償上游河源、梅州及韶關市。
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在廣東進一步深化實化細化,東江流域各地市協力治水。經監測,2020年羅浮水、馬頭福水等4個考核斷面水質均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二類標準,達到考核目標要求。
因此,下游的廣州、深圳、東莞全額撥付2020年度橫向補償資金合計兩億元至上游地市。同時,省級資金也給付上游韶關、河源、梅州合計兩億元。
目前,東江流域的本輪方案于2021年底到期,屆時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省財政廳、省水利廳將組織推進下一階段省內東江生態保護補償方案并印發實施。
東江流域補償的探索,繼續為西江等省內跨市河流治理帶來經驗。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已會同省財政廳、省水利廳,在東江流域省內生態保護補償試點的基礎上,研究編制《廣東省北江流域省內生態保護補償方案》。
經多方協力推進,2015年-2021年廣東各跨省份流域考核斷面水質穩中向好,省內東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也已取得實效。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推進新一輪跨省份流域生態補償協議的簽訂,探索研究北江流域省內生態保護補償,謀劃下階段東江流域省內生態保護補償方案,建立健全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推動廣東省重點流域長制久清。作者:何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