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2021年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游協作區線上推進會召開。會上,浙皖閩贛四省聯合發布《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游協作區生態旅游廊道合作共建宣言》。
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游協作區由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四省于2014年11月共同發起申請設立,規劃建設范圍涉及4省19個市123個縣(市、區),協作區總面積約22.57萬平方公里,占四省總面積的42.27%左右;涉及總人口5051萬人,占四省總人口的24.46%。浙皖閩贛生態旅游協作已納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同時納入浙皖閩贛四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
推進會上,本次會議輪值單位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王云波說,協作區境內人文鼎盛、物產豐饒,是我國生態保護與建設、旅游經濟發展條件最優越的區域之一。打造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游協作區,對促進生態經濟建設和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構筑國家東中部生態屏障,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王云波介紹,近年來,浙皖閩贛四省堅持生態引領,協同推進,在生態旅游協作上開拓創新、積極探索,正成為我國區域旅游合作,尤其是生態旅游協作的重要高地。2021年協作區衢黃南饒(衢州、黃山、南平、上饒)“聯盟花園”建設等相關工作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王云波說,近年來,安徽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創新推行河長制、林長制,探索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大力推進長江、淮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去年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游協作區上饒會議以來,安徽圍繞協作區會議各項部署,在推進協作區“半價游”活動、協同落實跨區域旅游投訴執法聯動機制、共建衢黃南饒“聯盟花園”等方面狠抓落實。
同時,將謀劃推進協作區生態旅游廊道建設作為重要抓手,推動四省生態旅游廊道的大對接、大合作、大開發,以線帶面,加快協作區區域旅游合作聯動發展,更好地發揮區域旅游的系統功能與綜合效應。池州市及青陽縣牽頭起草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游協作區生態旅游廊道共建工作方案,研究提出四省旅游廊道基本框架。四省各地生態旅游廊道建設蓬勃發展,方興未艾,正在成為協作區聯動發展的重要平臺和載體。
本次推進會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同主辦,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浙江省溫州市、福建省福州市、江西省九江市作會議發言并分別播放文旅推介片。會議宣布2022年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游協作區推進會舉辦地為福建省南平市。 (記者 張強)